漁業廢物再利用 浮球再生藝術突破框架

湯紫雁 編輯

, Local淡水在地

2020年12月1日/淡江大學淡水校園

【記者林士翔報導】
沿著重建街一路走下去,看到的是一隻一隻的蟲蟲在這條街角公園裡上演著他們的表演,隨著他們的帶領下,慢慢地走到一間展覽室。一進門就有一位熱情的小姐在述說著展內作品的故事。

她是白菁汾,一位占卜師,也是一位業餘的藝術家,裡面各種作品是由她和其他業餘藝術家聯合製作,他們原本都有自己的事業,分別是木工、髮型設計師、雕刻師與占卜師,但因為都對藝術抱持熱情,且希望利用浮球當作媒介加上一些巧思來傳達環保這議題,於是開始浮球再生造型彩繪藝術裝置展,目前展覽已於11月15日完美落幕。

 

▲公園周遭的藝術裝置(林士翔攝)

 

浮球對淡水造成了很大的迫害,許多漁夫或是從事海上事業的人們都會利用浮球當作水面警示、定位、休息等,但隨時間使用,這些浮球有些會慢慢飄上岸,進而成為了垃圾。

於是這幾位藝術家開始沿著海將各種不屬於海洋的東西都清掉,並且發揮創意結合原住民的繪畫風格放入作品裡,讓這些作品不在只是垃圾,喚然一新成為了新的藝術品,讓它們賦予了靈魂,加上豐富的高彩度色彩,顯得這些作品變得更活潑。

 

▲展區門口由保麗龍製成的回收藝術(林士翔攝)

 

她提到放置在公園的這些「蟲蟲」裝置藝術,她自豪的說:「這些都是我們想提倡的,進到這個公園,彷彿就像童話故事,瓢蟲們一個個跟著前一隻的屁股緩緩沿著牆壁爬行、螞蟻們停留在欄杆上休息。在遊客眼中第一眼看到的是這些可愛的故事,但再仔細的看第二眼,他們會發現,這些都是由一些廢物回收再利用,製成的藝術品」

 

她與三位好友雖然都有自己的工作,但還是懷抱藝術家夢想,對藝術滿懷熱情,不只熱愛藝術更想讓大家了解環保的重要性,她說:「這些都還只是剛開始,未來我們這些藝術家會將這些概念一步一步推廣出去,接下來還有許多展覽會在淡水這塊寶地慢慢呈現,敬請期待!」

 

 

▲浮球再生造型彩繪藝術裝置展,淡水區中正路18巷4號(德記利士洋行斜後方)(林士翔攝)

 

 

 

(109學年度第一學期/267期/編輯:湯紫雁/圖片來源:林士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