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30日/新北市淡水區忠寮里
【記者林宛蓉、林彥廷報導】
忠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鎮榮先生,是位土生土長的忠寮人,年輕時曾離家出外打拼,經營電子工廠,而同時,也協助父親的養豬場營運,爾後從事畜牧業三十多年,期間擔任過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的理事長,累積的種種經歷,使得他對於畜牧業的生態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認知。隨著年紀增長,他退休回到社區居住後,因顧慮自身與家人的健康,秉持著自己飼養最安心的心態,開始養殖蛋雞,做法上,不同於一般工廠將蛋雞關在狹小的範圍中,而是建造合適的雞舍,給予蛋雞足夠的運動空間,較為人道且環保,雖然生產量僅為一般蛋雞的六成,卻相對更能顧及品質和衛生,雞蛋口感上也較為Q彈。

▲ 忠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鎮榮(林宛蓉 攝)

▲ 養殖有機蛋雞(林宛蓉 攝)

▲李鎮榮每日會撿拾多次雞蛋(林宛蓉 攝)

▲每顆雞蛋都會親自地擦拭和包裝(林宛蓉 攝)
李鎮榮於訪談中說:「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忠寮整個環境都是綠油油的,甚至能在溪水中抓到許多貝類與蝦子。」如今,農耕技術越趨發達,農藥與化肥的大量使用,加上社區溪流上遊的一戶養魚人家,導致廢水污染溪流的情形每況愈下,對社區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從前的鳥語花香也不復見,因而,使他萌生還原生態的念頭,社區發展協會決定投入農再計畫,先是利用教育課程的方式,向當地農民提倡友善耕作和訂定相關淨水池的制度,並將上游養魚池的排放水引入口湖子原生植物復育區的筊白筍田過濾後,排入公司田溪中,再利用魚菜共生達到淨化水質的成效,落實生態永續發展的理念。

▲口湖子原生植物復育區(林宛蓉 攝)

▲忠寮社區環境(林宛蓉 攝)

▲社區農地環境(林宛蓉 攝)

▲理事長與淡水區區長(左一)和社區居民談天(林宛蓉 攝)
提及社區發展時所遭遇的困難,李鎮榮則說:「一開始遇到的瓶頸大概是有很多居民覺得我們這些人在搞甚麼。」初期居民們的不諒解,再經由理事長多次發起的每周聚會,以輕鬆談天的方式,提供他們認識彼此和維繫感情的機會,漸漸地增加了居民們一同參與社區事務的意願,社區居民林世雄先生說:「大家一起做社區事務真的有凝聚大家的向心力,以前大家都不大認識。」

▲社區居民—林世雄(林宛蓉 攝)
同為社區發展重要推手的杜守正先生說:「理事長神奇的魔力在於他獨特的號召力。」不同於其他社區擔任志工有著記點、時數的獎賞制度,大部分忠寮社區志工都是由居民們無償的自願服務,在每年一次的社區年度大會中,便可見許多居民們共同參與的景象。

▲社區年度大會(林宛蓉 攝)

▲居民們談天過程(林宛蓉 攝)
對於至今社區在復育生態和社區營造的成果,居民們多數表示會繼續支持,而社區未來展望,除了準備全國金牌農村的競賽之外,李鎮榮說:「下一步是希望能將社區帶到公民參與和環境教育的場域。」

▲李鎮榮巡視生態公園(林宛蓉 攝)
(109學年度第2學期/275期/編輯:林彥廷、林宛蓉/圖片來源:林宛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