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1日/淡江大學淡水校園
【記者秦兆辰報導】
大傳系36屆畢業製作「協尋日常」於3月14日至3月17日於海報街舉辦此次畢展的第二個實體活動「拾憶巷」。此次主題協尋日常的由來是由於這兩年來疫情封鎖了人們認為毫無改變可能的日常,在疫情過後即使人們認知到或許有些改變已無法尋回,但仍舊努力尋求連結,而對於大學一半生活中都在這疫情下度過的學生更是深有感觸,希望能透過這次主題與參與的人們一同回憶協尋起那些日常的點滴。

( 圖片來源 : 淡江大傳第36屆畢籌會提供 )
這次活動拾憶巷的命名則是因為巷子裡是最容易體會並看到生活中最原始樣貌的地方,有的人在巷中尋找美食、有的人從小生活在巷子中,有著從小到大的美好回憶,把巷子以一種意象的方式呈現出一種人們對於最純樸原始生活的回憶和嚮往,希望透過不同的活動和主題攤位去讓大家對於生活能夠產生更多的連結和回憶,更重要的是透過此活動的過程讓大家更了解不論影音、行銷、專題各小組核心的主題和內容,藉此更加認識大傳系。
而此次的展覽活動也與路口影像合作,透過參與各攤位的活動集滿全部的日常小卡,就可以憑卡免費兌換相片拍攝券,大傳四也是這次畢製總召的詹悅分享,免費換相券的活動確實吸引了更多同學來到攤位上互動,儘管有些同學是為了收集小卡而來,卻也在參與過程中漸漸投入了活動當中,很好的從活動設計上達成了與更多人討論議題、宣傳想法的效果,更重要的還是讓那些原本不了解大傳系和畢製、影音組、行銷組在做甚麼的同學透過我們的介紹進而產生興趣並給予我們更多反饋時,那種有人認同我們在做的事情的感覺才是最雀躍最有成就感的時候。

( 圖片來源 : 淡江大傳第36屆畢籌會提供 )
總召詹悅也說到 : 「此次的協尋日常算是一個比較軟性的主題,與其說是希望大家關注到社會議題或是現象,更希望讓大家看到更多的生活碎片和細節,回看我們各組主題有談論審美、藝術治療、青銀共創、城鄉差距或是兒少性侵,最終都是回到「人」本身與這世界的連結,協尋日常就是希望能概括所有連結,讓參與者能夠透過我們的活動啟發或是找回更多遺失的日常。」
最後也宣傳此次協尋日常將在5月13日至5月16日於松山文創園區四號倉庫舉辦校外展覽,並於5月17至5月20於黑天鵝展示廳舉辦校內展覽,而線上展覽的時間資訊也將陸續在粉絲專業釋出,歡迎所有有興趣的同學能夠抽空來回憶找尋我們所熟悉的日常。
(110學年度第2學期/286期/編輯 : 李諺/圖片來源 : 淡江大傳第36屆畢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