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防疫之路 共存還是清零?

2022年4月14日/淡江大學

【記者麥嘉儀報導】

台灣近期疫情開始升溫,而總統蔡英文4月6日表示我們現階段所設定的目標,就是「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我們的「新台灣模式」,就是透過積極防疫、穩健開放,兼顧國家經濟發展與國民正常生活。同時社會也開始紛紛討論台灣x是否應該與病毒共存。

 

▲台灣確診數據/圖片來源:Google

 

而我們反觀去參考東亞地區,疫情發展至今已經三年多,各地對於疫情也開始出現截然不同的態度,不少國家因為感染人數大量上升,並且傳播力高的Omicrn變種病毒株大部分為輕症甚至是無症狀的,同時認為病毒變種對於人類的影響會越來越少,相信最終會流感化。,並且,防疫的成本過大,對於經濟造成嚴重影響,所以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提出「與病毒共存」。

 

如日本宣佈在東京都及大阪府等18都道府縣實施的「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已於3月21日解除;南韓也計畫在4月18日開始將逐步取消維持兩年以來新冠病毒限制措施,除了戴口罩以外其他措施將慢慢放寬,同時將 Covid-19 降級為「第 2 級」疾病,列為跟結核病和霍亂等相同等級的傳染性疾病;同時香港政府也宣佈在4月21日,如疫情沒有嚴重化,會放寬防疫限制措施,讓香港市民生活回歸正常化。而泰國在4月1日也開放遊客入境免隔離,更是成為亞洲第一個開放遊客入境免隔離的國家,希望透過開放旅遊來搶救經濟。

 

但反之有部分國家是不同意「與病毒共存」,如中國就一直堅持「清零政策」,近日上海市疫情嚴重,雖然多為輕症甚至是無症狀病人,據中國衛健委最新通報,截至7日僅一名重症患者,但中國政府卻堅持貫徹動態清零嚴實封控,上海進入「封城」狀態,導致不少家庭因為封城而糧食不足,甚至是無法即時就醫等問題出現;而在廣東4月11日有11個病例,就已經宣佈如非必要不能離開廣東。雖有專家提出面對低重症率可能需要改變一下政策的方向,但是中國官方仍強調「清零政策」。其「清零政策」無疑對於社會以及經濟都帶來重大的衝擊,但同時不可否認的是中國作為超過14億人口大國,因「清零政策」確診人數截至14日只有近50萬人,相信相比起其他國家是少很多的。

▲ 香港超市的東西被搶購清空(麥嘉儀提供)

 

▲ 台灣在疫情以下以前人來人往的墾丁大街變得冷清(麥嘉儀提供)

 

不論是共存還是清零,都是有利有弊,每個國家都需要根據自身來去評估考慮,但是以上所提到有提出要與病毒共存的國家,都是經歷過嚴重的疫情才會慢慢開始選擇與病毒共存。可是台灣目前還只是在疫情的初期,所以「新台灣模式」也是否真的可取嗎?在4月16日就出現首例重症病危,是一位2歲兒童,男童家屬更向媒體投訴是延誤就醫讓病情惡化,這也讓不少民眾對於「新台灣模式』提出疑問。不過,相信台灣憑藉不少國家的前車之鑒,這一次還是可以戰勝病毒,找到適合台灣的防疫方向。

 

(110學年度第2學期/287期/編輯:韓心柔/圖片來源:麥嘉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