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新冠共存 進入後疫情時代!

2022年5月10日/淡江大學淡水校園

【記者 秦兆辰報導】

根據今日疫情指揮中心公告,今日確診人數為50780人,相信如果在幾個月前說台灣單日確診人數破千,會覺得是假新聞,更不要說單日破萬人確診了。單一日確診人數就比前兩年加總來要多出很多,即使確診者的輕症或是無症狀比例,達百分之99,但有越來越多聲音批評指揮中心和衛福部長陳時中。

 

 

▲5/2-5/9每日確診人數(秦兆辰製)

 

 

雖然確診數海量的暴漲,但若觀察確診者的輕症或是無症狀比例,卻是高達百分之99,也就表明了我們台灣已慢慢進入了後疫情的時代。

 

為了讓民眾慢慢回歸正常的生活,疫情指揮中心開始放寬並調整確診者隔離時間和居家檢疫的相關規定,除了縮短密切接觸者的範圍及居家隔離的天數為3+4外,快篩即可作為確診依據,減少民眾排隊pcr的等待時間及接觸風險等,讓民眾的生活受到疫情影響的狀況和心態能夠較方便和安心,同時間也持續推動疫苗施打的覆蓋率,減少重症發生的機率和感染群,在這確診人數飆高的情形下,政府努力推動疫苗施打,又逐步放寬確診檢疫的相關規定,無不就是為了慢慢減少民眾對於疫情的擔憂並逐步朝向與病毒共存的生活模式。

 

 

▲確診檢疫的相關規定(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但其實也因為現今確診數快速攀升,政府和各地區衛生所每天的新增案例應接不暇,導致很多確診或是匡列者反應在隔離期間甚至是結束後都沒有收到政府的防疫關懷包和居隔通知書,這也代表著可能還有更多確診患者沒有遵照現行的隔離規定去做隔離,又或者真正需要幫助的隔離者沒有辦法受到即時的照顧和生活上的援助,這部分該要如何去作周全的處理,也是政府正在積極處理和改善政策的重點問題。

 

從輕症即無症狀感染的比例極高來看,民眾其實已不需對於疫情太過於恐慌,但現在最大的難題或許也正是說服民眾接受需要與疫情共存的生活模式,畢竟確實台灣防疫的成功帶給了台灣民眾很長時間的安定感,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中也說到,台灣中央研究院客座研究員何美鄉表示,大多數台灣人自疫情開始以來一直生活在一個基本沒有Covid的泡泡中,「我們必須做一些調整,而這是心理上最困難的部分」。

 

就如同專心們所說慢慢地疫情也會成為常態,但也不是就此忽略了應該要做好的防疫工作,民眾還是需要按照政府政策安全接種三劑疫苗並維持戴好口罩做好消毒等優良的生活習慣,若是不幸確診,也千萬不要隱匿病情,主動通報並做好完整的疫調回傳,減少任何傳播或是擴大感染群體的風險,調整正向的心態外也不忘做好該做的防疫措施,才是現今疫情生活下最好的方式。

 

 

▲居家照護最新政策(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110學年度第2學期/288期/編輯:李亭緯/圖片來源:疫情指揮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