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淡江大學黑天鵝展示廳
【記者姚順富報導】
時隔兩年,本校大傳系第36屆畢業展重磅回歸,於5月18至20日在校內黑天鵝展示廳舉辦成果展,學術副校長何啓東、秘書長劉艾華、文學院院長林呈蓉、大傳系主任唐大崙、文學院各系主任及大傳系師長蒞臨現場,本次畢展主題為「協尋日常」,因疫情關係,改變了生活中許多事物,失去了過去的日常生活,因此36屆大傳系學生,希望以傳播媒介的方式記錄下屬於現在這個時刻的日常。今年畢展共59位學生參與,並分為影音、專題、行銷及研究論文四組。
何啓東分享自己自擔任學術副校長後每年關注大傳系畢展,每次在參與學生畢展前都滿懷期待,因為學生次次都有驚人的創意。從當中感受到學生的成長,其思路、邏輯都貼近現代社會所發生的重大議題,大傳系的特質是「思而行,做中學」,相信學生畢業後,可以為未來的社會,帶來不一樣的風貌。唐大崙說明在疫情下還能堅持舉辦成果展,實屬不易,除了表揚學生的付出,也要仰賴全體師長及校友的幫助。影音組指導教授王慰慈表示,在帶領學生畢業製作的過程中,完全沒有學生因疫情而要放棄創作,要感謝全體學生的堅持。
影音組分別是「拍囡仔工作室」及「無人關注」,透過與機構合作及田野調查,針對現行社會所關心的族群,創作了《躲貓貓》及《春日絮語》兩部劇情片,講述兒少性侵以及人的情緒問題。專題組分別是「島嶼中點製作委員會」、「小大人工作室」、「裝乖女子工作室」及「藝鄉人」,在數位敘事時代,學生透過專題報導關切社會、文化等議題,觸及了「疫情下的城鄉差距」、「青銀共創」、「容貌焦慮」及「創造性藝術治療」等社會議題。行銷組有「懈匠工作室」及「靛記工作室」,與老饕府及愛。創造等商業品牌合作,針對旗下產品進行品牌行銷,本屆品牌產品豐富多樣,分別是口味多元的特色肉乾及各種香氛產品。論文組「小蘇很累工作室」,作者大傳四蘇得瑞以論文《分析當代白蛇故事中的性別意涵》為題,作為自己的畢業作品。
▲專題組《作伙邁老》展板(攝影:姚順富)
各組分別在5月17至19日晚上6時,分別在文錙音樂廳舉辦「專題」、「影音」及「行銷之夜」,大傳系助理教授馬雨沛表示,「學生以扎實的勁道,儘可能的運用自多元媒體,報導社會熱門議題,提升作品的豐富度。在疫情的影響下,同學們努力的將作品數位化,讓虛實體觀展者皆可觀賞,工作量增加,但是最後都達成目標,非常值得讚賞。」大傳四何書韻表示「在製作的過程中,遇到了素材不足、無法訪問等種種困難,數次處於崩潰邊緣,有幸能夠在師長、夥伴及同學的幫助下,成就了本次的畢業製作。
(110學年度第2學期/289期/編輯:林函儒/圖片來源:姚順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