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台北市立美術館
【記者林宜柔報導】
現代藝術家賴純純的回顧展「黑潮」於本月正式開幕,展出其自1970年代至今的創作精華,涵蓋油畫、壓克力繪畫、複合媒材作品、雕塑、裝置、手稿、影片及文獻等多元類型。本展由藝評家張晴文擔任客座策展人,透過「色彩與形式」、「空間與流動」、「東方美學的再詮釋」及「自然的回歸」四個子題,完整梳理賴純純藝術發展的脈絡,帶領觀眾深入其藝術世界。
色彩與流動的藝術語言
賴純純早年受廖繼春啟發,將色彩視為繪畫的核心語言,並在赴日求學期間建立了空間創作的觀念。1980年代,她開始以複合媒材探索形式自由的可能性,並在重要競賽展中嶄露頭角。1986年成立「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推動台灣前衛藝術發展。1990年代後,她逐步轉向東方美學,強調材料的自然性與內在感性。1998年起,她深入公共藝術領域,行遍全台,2007年後則將生活與創作重心移往東部海岸,使作品更深刻反映對自然的嚮往與省思。
「黑潮」展名象徵賴純純創作的純粹與深邃,以及其作品中流動而貫徹的精神。觀展者鄭小姐表示:「賴純純的作品色彩鮮明,但又不只是單純的視覺美感,而是帶有一種強烈的情感流動。我特別喜歡她2007年後在東部海岸創作的系列,能夠感受到她對自然的關注,甚至讓人產生一種與環境共鳴的感覺。」本次展覽的策展方式讓她對賴純純的創作歷程有更清晰的認識。「以前對她的作品了解不多,這次展覽透過四個子題,把她從1970年代至今的發展脈絡整理得很清楚,讓人能理解她如何一步步找到自己的藝術語言。」
回顧與前瞻:持續創作的藝術家
賴純純的作品不僅見證了台灣當代藝術的發展,也反映了她個人對藝術的持續探索與自我實踐。展覽現場還特別展出了她的部分手稿與創作筆記,讓觀眾得以窺見她的思考過程。
「黑潮:賴純純回顧展」將持續展出至2025年5月25日,提供藝術愛好者深入了解這位重要藝術家的難得機會。展覽期間亦將舉辦多場藝術講座與導覽活動,讓觀眾能更全面地感受賴純純作品的獨特魅力。
(113學年度第2學期/第318期/編輯:/照片來源:林宜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