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匿名發言自由不拘束 自我管理從你我做起

【記者顏辰娟報導】 隨著電腦、手機與網路的發達與普及,許多的資訊與生活所需都漸漸E化,人與人的交流也更為廣闊,不如以往受到距離的限制,甚至是素不相識的人也可以在網站上彼此交流。在這樣開放的空間哩,匿名的文化悄悄萌芽,在沒人知曉身分的情況下發言,人性的真實面徹底展現,許多的問題隨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在匿名的情況下人性醜惡與善良的一面都分外的鮮明,開始出現肆無忌憚的發言、完全不負責任的謾罵與胡謅和不實謠言的散播等等。。

以時下廣為流行的大學生交流平台DCARD為例。其為論壇的形式,無論發言或是回文都採取全匿名的機制,最多的顯示資料為學校的系級且全站不允許個資暴露與交換。在使用者的部分則是特定有開放權限的學校學生方可用學校信箱認證註冊,但沒有帳號的廣大網路使用者也均可瀏覽。其形式大抵上類似PTT,但又以匿名作為其特色,不像PTT可以透過發文者的ID來寄發站內信,其隱私與匿名性都大所增加。觀察其發文與回文可見許多的事情在匿名下大家更勇於去討論,但缺點也正如前面所言,沒有了世俗的眼光,許多不友善或者是遊走法律邊緣的言論都時而出現,甚至是對發文者或特定回文者也有群體網路霸凌之嫌。觀察淡大學生在其網頁中淡江大學版的PO文與回文狀況可見文章主題其實大抵與臉書上的淡江透可版雷同,而留言部分卻明顯可見大家用話都直接許多。

匿名的發言機制帶給現代人許多的方便,但同時也彰顯了許多人確實並未有足夠的成熟度來使用這些網路的便利!匿名發言的優點不該被濫用,在自我道德的約束後還是有法律的約束作為最低的限度。雖然為匿名的發言,但情節嚴重者仍可以透過網路IP等方式找到發言人,並非全然不需為自我言論負責,期勉網路使用者勿濫用,不扭曲匿名發言之美意。

(104學年度第2學期/第214期/編輯:顏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