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的日式建築 感受文化與知識熏陶

2018523日/淡水

【記者任詩妤報導】

近年來,境外遊客日益增長,越來越多人開始選擇出國度過假期,其中日本就是熱門景點。除了欣櫻、體驗和服、品嘗美食,更有不少人都被日式建築小巧而精緻的設計吸引。而諸如榻榻米的和式風格、日式庭院景觀、別有風味的紙製移門……,這些普遍認為日本限定的房舍特色其實在淡水就能領略到。

 

在淡水馬偕街的清幽小巷中,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屋子,那是日治時期淡水地方官員兼知名企業家──多田榮吉的故居,也是他擔任淡水街長期間內的私人宅邸。屋頂使用四披水的設計,建築則運用相當耐久的紅檜木與黑色文化瓦,完整的保留標準日式木造官舍特色。內部亦是如此,從車寄(入口的小亭)、玄關、座敷、茶間、廊下,房間內每個空間的佈局都令人感受到和式房舍特有的一種清雅感。

 

 

事實上現在開放的多田榮吉故居其實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重整修復,曾是私人宅邸的原因,建築從建造到修繕保養都有人精心照料,修復的工程容易很多,但歷史還是在這小小的房子中留下過痕跡,依舊可以看到二戰時期的槍橫旦殼。也因為這樣多田榮吉的故居顯得更有意義,除了日式文化的體現,更呈現了日治時期與二戰的歷史意義,也在淡水留下了第一家自來水借入戶的特殊地位。

 

除了多田榮吉故居外,在淡水和平公園也有另一座日式建築,那裡是「一滴水紀念館」。與多田榮吉故居不同,它是一座移民古宅。原來位在日本福井縣,是日本作家水上勉父親的舊居,在1999年阪神大地震中倖存,屋主為了給災民一個共同回憶的念想而捐出房子。而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當年阪神的受災居民決定將這棟曾帶給他們希望及動力的建築捐給台灣,並自2005年起,歷經四年多的拆遷移築工程。

 

雖然移築過程並不如想像中順利,在來自日本的苦力生力軍及台灣志工的努力下,一滴水紀念館於2011年3月開館,並入選為淡水新八景的「埔頂攬勝」;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全棟建築以木頭樑柱、榫頭及竹編土牆構成,沒有使用任何一根釘子。而「一滴水」則取名自日本禪宗思維,其含義有三:一為珍惜萬物資源;二為用以表達對遷台過程的所有熱心之人所付出哪怕微小如一滴水之力的感謝;三則引用作家水上勉所說──「一滴水派有無限可能」之義。

 

為此政府部門還專門為一滴水紀念館周邊設計環境,意在呈現日式庭院的景象,讓這座古宅更加完整,也更富有韻味。目前遊客僅能觀賞到部分花草植被、小池塘、石橋和碎石鋪墊而成簡易日式庭院,新的改造工程預計在近期開始,或許會增添傳統日式茶亭以及非常著名的庭院代表枯山水這些元素。而在管內還有純正日式爐火、竹編墻這些非常傳統的設備與裝潢。在除了享受仿佛親臨日本的體驗外,還能了解許多關於和式建築風格的知識。

 

 

(106學年度第2學期/第238期/編輯:賴萱庭/圖片來源:淡水維基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