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專題(二) 滑板比賽的規則簡介

2019年5月14日/台北西門町

【記者林博原報導】

 

上回簡單介紹了滑板的歷史起源,這次將帶你了解進入奧運的滑板比賽,到底在比什麼?

中華民國滑板協會,一直以來努力舉辦各種滑板賽事,積極推廣滑板運動及其文化精神。

中華民國滑板協會粉絲專頁

中華民國滑板協會理事沈易達表示,滑板比賽不像籃球比賽投進幾球就是幾分,或是田徑游泳比秒數,反而比較像跳水、體操比賽那樣由數位裁判根據精采程度、招式難易度等採積分制進行評分。台灣目前的多數比賽是有三位裁判進行評分,滑手會有兩次滑的機會並累積積分,會根據裁判、觀眾反應以及滑板路線、個人風格甚至穿著等給分,每一次比賽都不太一樣。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滑板協會

 

其實就算是嚴肅緊張的滑板比賽,也依然不失滑板的自由風格,觀眾的反應甚至是滑手的穿著都會影響評分。「協會理事」這個本該聽起來很嚴謹的職稱,套在滑手們身上卻也變得隨興,理事甚至為了配合採訪方便,竟然願意就近提供他們的滑板店供我們採訪,人也跟店名9CE(英文近似單字Nice,中譯:友善)一樣,非常和善。

9CE粉絲專頁

 

評分方式外,理事沈易達也帶我們了解滑板比賽的形式分類,他表示國際上滑板分為碗池賽及街道賽,碗池賽會看到一個很像游泳池的場地,沒有竿子、箱子;街道賽則是會有竿子、跳台、平台、鐵條。在台灣只有分初級組及進階組,有時亦有趣味比賽或純招式賽,而會與國際分類不同則是因為希望入門選手有比賽舞台、表現空間,且臺灣滑手的程度與滑板人口有限,入門與頂尖職業滑手人數皆不多有一定斷層。

二零一八年印尼亞運會滑板比賽技術手冊

 

圖片來源:The Berrics(上圖為碗池賽)

 

圖片來源:Munich Mash(上圖為街道賽)

 

沈易達對於滑板列入奧運認為,任何運動只要是列入奧運其實都是好的,是一種肯定,只是有沒有真的幫助到滑板產業、市場其實不見得,至少對台灣來說,說真的要政府有支持我們,我們才有機會。如果單問個人的感覺,他表示感覺不到有任何特別大的效益,也並不覺得滑板人數有增加;亦未看到台灣有更多人關注滑板運動,但以全世界來說這是一件很大的事,很多國家政府都因此想扶持滑板產業,反觀台灣政府卻未能了解滑板真正需求甚至連滑手的程度都分不清楚。同時也提到以台灣來說,碗池賽目前是沒有滑手能夠參加,因為與國際相比,環境還是有差,國外選手太強了,玩不過他們;唯一只有街道賽還有一點機會。

 

圖片來源:ETtoday新聞雲

 

在台灣,滑板仍不是主流運動,政府、媒體及大眾對其關注度皆很少,尤其少了政府支持,能符合賽事需求的滑板場地亦不多,雖陸續興建滑板場,但有時卻無法真正因應滑手們的需求。期待在未來,滑板能得到更多的關注與幫助。

 

滑板專題(一)滑板滑進世界舞台 淡江滑板社帶你認識滑板歷史

滑板專題(二) 滑板比賽的規則簡介

滑板專題(三) 職業滑手許明傑的街頭精神

 

(107學年度第2學期/248期/編輯:林博原/照片來源:實際拍攝及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