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榔傳統染色技藝重生—淡江大學食農教育課程探索地方文化

巫承諺

, Campus 淡江校園

2024年12月11日/淡江大學食農教育概論課

【記者廖紘毅報導】 

12月11日午後,淡江大學食農教育概論課程舉行一場結合地方文化的薯榔染實作活動,讓學生們親自體驗並學習如何使用薯榔這一傳統天然植物染料,將其應用於染布技藝中。活動的核心不僅是讓學生了解食農教育的實踐意涵,還讓學生能夠探索傳統染色技術如何與當代生活相結合,並深入理解天然染料在台灣農業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薯榔(薯蕷科)是北海岸石門地區常見的藤本植物,其地下莖富含紅色素、單寧酸和膠質,這些成分使薯榔成為理想的天然染料。早期,當地的漁民與原住民便利用薯榔染布和染線,這項技藝至今仍在當地居民中流傳。活動中,學生們在專業指導下,使用薯榔塊莖提取的染料進行染布和染線,並學習如何調整染料濃度和染色時間,從而製作出從橘色到深紅色不等的美麗色彩。這些色彩不僅富有視覺吸引力,還具有防腐和防霉的功能,這對當時的漁民和原住民而言具有相當實用的價值。 

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是,講者讓學生們將自己染色的薯榔拓印技術應用於帆布袋上,透過這項實踐,學生們不僅學會了傳統染布技巧,還能將這些技藝融入現代生活,創造出既實用又富有地方特色的物品。這樣的活動讓學生更能感受到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潛力,也讓他們意識到食農教育不僅限於理論,還可以透過實作來增進對地方農業文化的認識與尊重。 

此次活動由淡江大學食農教育概論課程主辦,並在石門區公所與石門區農會的指導下進行。特別的是,石門區的長者們也親自參與並教授學生薯榔染布的技術,這不僅促進了跨世代的文化傳承,還讓年輕一代有機會學習並繼承這些寶貴的地方技藝。 

在活動中,食農教育概論課余俊杰老師分享了活動的初衷。他表示,希望能將石門區的傳統記憶帶入校園,讓學生能夠更了解當地的文化與歷史。以薯榔拓染實作為例,這項技藝源自於原住民的染布方法,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技藝有可能會失傳,因此邀請了石門區的長者來分享並傳授這些珍貴的技藝,讓年輕世代得以學習並繼承。同時,余老師也期盼未來在下學期,淡江大學的學生能選修食農教育實作課程,進一步走出校園,親身體驗並學習台灣在地的農業文化與傳統,從而更深入理解食農教育的真正意義。 

余老師還強調,食農教育不僅是學習農業技術,更是對當地文化與歷史的深刻了解。學生們不僅學會到薯榔染色技法,並且能夠更好地理解傳統技藝如何與當地社會和環境緊密相連。 

這次DIY實作的成功舉辦,充分體現食農教育與地方文化傳承之間的緊密聯繫。未來,淡江大學仍將持續努力,結合地方文化與食農教育資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獲得實用的知識與技能,更能為台灣農業文化及傳統技藝的保存與傳承做出貢獻。 

(113學年度第1學期/316期/編輯:巫承諺/圖片來源:廖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