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發展與生態維護的折衝:在地居民眼中淡北道路開發

楊耀翔

, Campus 淡江校園

20241015日/淡北道路/淡江大橋 

【記者廖紘毅報導】 

淡水地區長久以來飽受交通壅塞之苦,近年來隨著淡海新市鎮的開發與淡江大橋的興建,人潮車潮更是大幅湧入,加劇了交通問題。為改善此一狀況,淡北道路(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工程)的興建備受關注,被視為能有效紓解台二乙線交通壓力的解方。然而,這項工程也引發了諸多爭議,關於其是否能帶來交通改善,以及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社會各界意見分歧。  

 淡北道路,全名為「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工程」,橫跨新北市淡水區及台北市北投區。這項工程原規劃為一條快速道路,全長8.2公里,銜接台北市的洲美快速道路。然而,由於環評、經費及施工等因素,最終調整為現行的平面道路設計。 

 淡北道路的啟用,預計將大幅改善淡水地區長期以來交通壅塞的問題。根據交通部數據顯示,未來可望將淡水地區的尖峰時段等紅綠燈的總秒數從95秒縮減至49秒。由於淡水的主要進出動線幾乎仰賴台二乙線與捷運系統,淡北道路的興建無疑將成為舒緩交通壓力的重要解方。  

 此外,淡江大橋的施工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未來將成為淡水通往八里及桃園地區的重要交通幹道之一。淡北道路的興建也將加速完成。這兩項重大交通建設的完工,將大幅提升淡水地區的交通便利性。根據經濟學原理,交通便利通常會促使房價上漲,因此未來淡水地區的房價有望因交通改善而有所增長,進一步吸引人口移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可以預期,淡水地區的經濟、人口及觀光發展將會更上一層樓。 

 但此項建案引發的爭議,使得許多人嘴不停歇。雖然這項建設能帶來許多便利性和優點,但最大的爭論焦點在於施工地點位於淡水紅樹林,這裡被評定為「國家重要濕地保護計畫」中的重要濕地。 

 反對態度者認為,淡北道路的整體工程可能造成的破壞、汙染、噪音及車輛震動,未來將嚴重影響紅樹林及河口濕地的生態。此外興建道路過程中產生的水流改變、沙地淤積和環境汙染,還可能加速紅樹林的減少並逐漸變成陸地。 

 再者,淡北道路的土地徵收問題備受關注。根據規劃,將徵收5.79公頃土地,其中高達99%、約5.746公頃屬特定農業區。然而我國《土地徵收法》明文規定:「特定農業區農牧用地,除零星夾雜難以避免者外,不得徵收」。此舉引發當地居民強烈反彈,認為政府未充分考量農地保育的重要性。 

 儘管政府已舉辦多場公聽會,但多數居民仍認為,大規模徵收土地將導致剩餘土地成為毫無利用價值的畸零地,不僅造成資源浪費,更可能破壞當地生態環境。關心淡水在地發展的林姓少年便呼籲,政府應邀請農民團體、學者專家等相關單位,共同參與深入的田野調查,以確保調查結果的客觀性與公正性。 

 況且紅樹林地區本身亦是一個供民眾身心放鬆的遊憩場所,以利民眾在休閒時騎著腳踏車,或者漫步欣賞淡水地區獨特的生態風光。未來如果淡北道路開發成行,必將對這樣的景觀產生一定的破壞。  

 總結來說,淡北道路的爭議反映了臺灣在基礎建設與環境保護之間的拉鋸。淡北道路的優勢在於有助改善淡水地區長期存在的交通壅塞問題,提升通勤效率及地方發展潛力,對居民的生活質量提升可說是明顯的利多。然而反對聲浪則集中在生態破壞與環境影響上,指出道路的開發將不可避免地對附近自然環境造成長期的生態損害,進而影響區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淡北道路與淡北快速道路差異 (廖紘毅製作)

 

113學年度第1學期/第312期/編輯:楊耀翔/照片來源:廖紘毅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