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弄中的陽光 – 光子豆豆

湯紫雁 編輯

, Local淡水在地

2020年12月1日/光子豆豆

【記者林彥廷、林宛蓉報導】

位於淡水中正路老街的中段,矗立著馬偕銅像的交叉路口,是眾多小巷的交會之處,而在正對著銅像的左手邊,有這麼一條窄巷,滬尾偕醫館與淡水教堂等獨具異國風情的古蹟並肩佇立至此,沿途延伸的紅磚牆,與獨具特色的建築,這裡被命名為馬偕街,是馬偕博士在早期為了宣教與醫療的發跡地,走進此巷,彷彿跨入了另一個國度,能更直接地從歷史的角度體會淡水之美,此處除了是眾多觀光客的必經之處,也隨處可見畫家、攝影師等藝術家駐足取景,而就在這人聲嘈雜,文化交織之處,有著一間店面眼見僅不到兩坪,卻在推開門後有著宛如秘境的後花園,「光子豆豆」的王紹文老闆將此處作為實現夢想的舞台。

 

店後的花園座位區(林彥廷 攝)

 

進到店內,映入眼簾的是那恰巧容納一人的吧檯,牆上所裝飾的除了證明自身資歷的各種證照之外,更多的是曾來此處客人所留給老闆的畫作、照片等充滿著紀念價值的作品,每個擺設都蘊含來自世界各地客人的故事,而就在吧檯右側藍色的大門後,是由彩繪樓梯所連接另一個別有天地的休息區,種植著自己親手栽種的植物與花朵,並運用廢棄的桌椅加以彩繪,便成為獨樹一幟的座位,雖然是露天用餐區,且多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去打造座椅與裝潢,卻不會感受到一絲髒亂與距離感,他將這片後花園以最整潔舒適的樣貌,不藏私地分享給所有來此歇息的客人。對他而言,淡水,是個擁有豐富歷史文化及名勝古蹟的城鎮,在此每走一小段路便可見,這裡也相對市區更為悠閒,店內他最喜歡的地方便是花園裡的平台,在那他享有個能夠沈浸心情、放鬆和思考的空間。

 

 

王老闆過去經營服飾店,已到接近退休的年齡,喜歡看美食節目的他,在多年前看見吳寶春的麵包在國際大放異彩,因此踏上了學習製作麵包,西點與咖啡等課程,在這與從前所經營截然不同的領域,起初只是想身體力行,藉由親身體驗去學習並真正了解如何產出這些產品,卻在過程中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進而去尋找是否有能夠發揮自己才能的舞台,然而卻因為年齡的緣故處處碰壁,在友人與同學的建議之下,經營店面的想法便在腦海中漸漸萌芽。

 

▲老闆王紹文(林宛蓉 攝)

 

「光子豆豆」成立於2016年,關於取名的由來,是希望藉由生命三要素之一的陽光,做為引導人們去珍惜並愛護地球,因此,店內所運用的素材,多是將廢棄物資源再利用,提倡內用不再製造多餘的紙杯與塑膠杯蓋,利用在地的食材研發成店內提供的餐點等,都是藉由自己的身體力行,將環保的概念深植每一位來此處駐足的客人,在設計店內Logo時,將其中的「豆豆」兩字轉變成咖啡杯的形狀,原本他僅有初步的構想,最後是經由美術系的姪女協助下才將它更具體的呈現。

 

▲「光子豆豆」店門口(林宛蓉 攝)

 

如今此處已持續營運四年又四個月,提供各種咖啡與創意飲品,以及自己親手製作的甜點,最特殊的品項不外乎是那結合淡水當地所種植的南瓜,而發想出的南瓜拿鐵與南瓜起司蛋糕,此外,隨著季節更迭去選用合適的當季作物,來研發更多口味的甜點,比如以往曾嘗試過紫地瓜和大甲芋頭,他說:「現代人對食用有機、健康食材觀念漸深,未來這健康導向也會更加重。」店名光子豆豆的「豆豆」,同字卻異義,分別賦予不一樣的意義,第一個豆即是咖啡豆,而另一個豆則代表五穀雜糧,像是黃豆、黑豆、甜菜根等,另外,最近也推出新的特製飯糰,全都是由姊姊和朋友製作而成,使用有機豆乾和素肉鬆取代加工油條,並可選擇紫米、黑米或白米紅藜麥,既營養健康又有飽足感。

 

▲招牌飲品黑糖拿鐵和拿鐵(林彥廷 攝)

 

▲老闆手作南瓜起司蛋糕(林宛蓉 攝)

 

 

營運至今,他仍有遭遇困難之時,每逢雨季馬偕街時常會淹水,印象深刻在這四年裡就淹了三次大水,雖然這些災害導致一些器具損壞,但幸虧自己細心照料的後花園都未受到太大毀壞,除此之外,由於今年碰上疫情的緣故,老街上不少店家紛紛結束營業,市場不斷萎縮,這讓他不禁想起近年逐漸沒落的士林夜市,或許近期在規劃時,更須去整合、去凸顯淡水老街的特色。

 

 

▲老闆手作柚子果醬與環保清潔劑(林宛蓉 攝)

 

 

對於未來,光子豆豆這舞台目前受到空間的限制,並沒辦法完整發揮自己所長,想做的事情還有很多,若日後能尋求得合適的地點,或許會有搬遷的計畫,也希望未來能夠開設教學課程,讓自身經驗得以幫助對這塊產業有興趣的人,由於自己對於環保的關注與文創的熱愛,在未來也打算能夠販售相關器物的地方,盡力推廣這些需要被重視的議題。

 

 

(109學年度第1學期/267期/編輯:湯紫雁/圖片來源:林彥廷、林宛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