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古建築3】有關古建築保存的爭議,他們怎麼說?

2020年6月29日/淡水

【記者劉怡欣報導】

 

「我有些東西有它的時代意義,是需要被保存的 」──謝德錫

 

淡水文化基金會常務董事兼副執行長謝德錫(劉怡欣攝)

 

謝德錫為淡水文化基金會常務董事兼副執行長、淡水文史工作者。他在談論古建築保存時提到:「隨著淡水都市發展,很多古建築面臨了時代的更迭的過程,房屋的使用時間到了,敗壞了,加上都市計劃有規劃可以容許更高的建蔽率、容積率,於是很多人想蓋新建築。」在民國八零年代開始到九零年代,淡水在地的文史工作者所面對的就是與公部門的拉扯。謝德錫表示:「我們隨著都市更新,很多人是損失了很多東西,但是有些東西有它的時代意義,是需要被保存的。」

 

 

 

 

「…古蹟保存起來放在那邊,真正要表達的是什麼呢?…」──殷善培

 

淡江中文系教授殷善培 (殷善培提供)

 

殷善培為淡江中文系教授,長期關注人文歷史,他對於古建築的保存提出不同的看法:「大家一窩蜂懷舊式的保留古蹟,我們敘述或談論它曾經的歷史,但是把古蹟保存起來放在那邊,真正要表達的是什麼呢?如果沒有辦法營造出一種氛圍,只是一個東西放在那邊的時候,那是一個違和,對周遭環境來說它就是一個違和的存在。你說保留一口井,但是周遭都是亂糟糟的環境,獨留那口井做保存,意義在哪裡呢?」

 

 

 

 

「文化政策本來就有它的延續性,不分藍綠都得做 。」──陳偉杰議員

 

新北市議員陳偉杰 (陳偉杰提供)

 

陳偉杰新北市議員,主打淡水文史藝術發展,他表示:「我會覺得說很多時候因為社會在進步,你不可能一味的只有保留古蹟,古蹟是讓我們歷史裡面的借鏡,讓我們知道說過去民眾或是過去祖先的生活型態或是他的一個生活的方式。但是社會還是要進步,所以我覺得社會就是這樣,當我們的社會進步到一個層面的同時,就會開始關心這個古蹟、身心靈的方面,但當然如果可以的話,我們當然是希望可以都是發展和古蹟並進,我覺得這才是一個進步良善的社會。」

古建築與文創的再生結合需要是長時間、延續性的規劃與實施,陳偉杰議員認為淡水的歷史文化的保存和維護是需要跳脫政治的對立,共同努力。他表示:「有很多時候 我們現在的社會已經激化對立到,你的我就不做,我的你就不做。我覺得這個對於歷史文化絕對是一個傷害。所以我是覺得說我們還是要呼籲,對於歷史文化的保存,我們應該要做延續性的一個工作,甚至是應該要通過的整個整體的規劃。」

 

 

 

「有的已經破破爛爛的了,它也許有一些意義但它不見得完整」──蔡葉偉

 

前淡水區長蔡葉偉 (劉怡欣攝)

 

前淡水區長蔡葉偉,推動修纂《淡水鎮志》,他對於古建築的保存取捨的看法:「基本上來我的看法是這樣,就是說淡水包括古蹟歷史建築等等總共有將近有30多個,例如紅毛城,它維護的很好交通又方便,所以它就很容易有很多人前往參觀。如果是才發現還沒修復或是地方很偏僻,去了一看周圍雜草叢生,這樣的狀況下大概去的人就會多少會不一樣。有另外一個說法就是和政府的預算也有關係,如果預算沒那麼多,那就當然是歷史越久保存越好越完整的優先處理,因為有的已經破破爛爛的了,它也許有一些意義但它不見得完整。」

 

 

(108學年度第2學期/編輯:劉怡欣/圖片來源:楊騏任、張懿文、劉怡欣攝影)

 

 

 

延伸閱讀:

【淡水古建築4】古建築爭議以外的文化推動與活化

【淡水古建築1】淡水古建築的多舛命運

【淡水古建築2】淡水古建築修復及保存與否的難題